作家王若虚:我们不书写青春,难道要留给90后吗?
(资料图)
20年前,一场文学比赛让一批年轻作者横空出世,走红全国,然而一夜成名之后,还有漫长的道路要去走。
想用文字改变时代的青年,让万千读者为之狂热,他们自己也陷入了另一种狂热。
这是小说,也是历史。
秦襄、全天然、鹿原,三个被一场写作赛事改变命运的青年,带我们回到起点,透过狂热,窥视那些从未熄灭的野心。
创造了这场狂热的男人,是今年已经39岁的王若虚。
他毕业于上海大学经济学专业,现在是上海作协的专业作家,时常要去办公室值班,出版了《马贼》《尾巴》等11部小说,曾获第41届时报文学奖短篇小说佳作奖和首届“澎湃·镜相”写作大赛一等奖。
最近,他将这场80后“造神”的文学狂热写进了书里,正如知名作家李浩所说的那样,“《狂热》令人意外,写下了一种年轻和时代生活,他们的文学梦和燃烧的青春”。
这既是属于秦襄、全天然、鹿原的青春,更是王若虚被写作改变命运的青春。
水泥森林中的人猿泰山
王若虚,不是笔名,就是身份证上的真名。
这个名字取自成语“虚怀若谷”,但叫“王虚若”有点怪怪的,所以家里人就给颠倒了一下。
“后来很多人问这个是不是笔名,感觉有点道骨仙风,我经常要解释。有朋友说是不是源自《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还真不是。”
王若虚最近的生活春风得意,好运气似乎是从捡到一只肥猫开始的:“前年在北京的时候,我太太在胡同角落里捡到一只猫。它刚断奶,品种是虎斑加白,被钢丝缠住了,一直在叫,嗓子都叫哑了。我太太救了它,本来想交给门卫大爷养。我说,留下吧,有缘,取名白小琥,带回上海养。(它)现在已经十分肥硕,见人走过来就倒下碰瓷,天天缠着我太太要抱抱,但对我不理不睬,有点忘恩负义。”
经过几年爱情长跑,他和太太今年正式领证,办了传统的婚礼,这很“80后”。
“我太太学法律专业,算是我的经纪人,但同时是个非常严格且刁钻的业余文学评论家,看的文学书比我还多,比我更像个文学青年。她自己也写小说,当过音乐作词人,我们经常讨论写作和某本书、某个中外作家到凌晨两三点。她构思作品会跟我讨论,我写完作品也会第一时间给她看。但一般都是我听她的,她不太听我的。”
这段时间,王若虚过得相对悠闲,他正和太太在云南大理古城度蜜月。
“心情很不错,在这里旅游,没有一种‘来都来了’的感觉,比较惬意,食物不错,服务员很专业。我带着妻子骑电车逛洱海,半夜里年轻人围坐在地上喝酒。”
“不要相信什么和谁过都是一辈子,遇到真爱真的不一样,好日子里连难题都是甜的。”
王若虚的朋友圈里,全是他随手举起相机拍的太太。
一个写作者,容易处于一个孤独的状态,跟外界的交流是很少的,所以这种情绪就需要去排解。
王若虚说:“我从2016年开始成为上海作协的专业作家,同时也兼着一些行政工作,所以不算是自由职业者,我大学毕业后也没当过自由职业者,一直是打工人。其实写作者的孤独和从事什么工作是没太大关系的,这点很多读者可能有误解。”
他认识的作家朋友里有老师、创业者、职员、医生、律师、记者、退休工人、策展人、公务员、画家、卖翡翠的、小个体户,当然也有自由职业者——但自由职业者也不是天天宅家里,也要出去面对世界。
“关键是无论什么职业,你写作的时候,你的精神世界里没有别人,就你一个。你要是想一直写下去,无论是不是发表和出版,你都要长期面对一个孤独的自己——精神世界里刮风下雨、打雷下冰雹、洪水火山、流沙荆棘,都要你独自去面对。如果想要发表和出版,你还要面对不断的失败和挫折,别人可以安慰你、鼓励你,但写不写下去,最后还是靠你自己。写作,就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的一个过程,也是不断和自己比较的过程。”
有些作家喜欢每天清晨写作4小时,有些则选择在夜里写作。
王若虚作品《狂热》。
一个专职作家,日常工作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
王若虚的写作时间很不固定,类似打游击,有空、有状态就写,他一般都是在下午或者晚上写作。
如果单位有会议、值班什么,他就去单位。
其他时间,王若虚都待在家里,线上处理工作,看看书,打打PS5,做做饭。
“毕竟,我自己都当作家了,还让我那么规律,那和在银行上班有什么区别……”
通常,王若虚会先把整个框架琢磨透了,才开始动笔。
也因此,他的创作瓶颈期往往是在前期构思阶段。
写着写着,如果有更好的想法,他也不介意改变计划。
构思阶段如果有瓶颈,他一般会出门坐公交车,看着路边景物,听着耳机里的音乐,可能就把问题解决了。
“解决不了,就等,反正也没人催我稿。”
王若虚一直喜欢坐公交车。
他在卢湾出生,在杨浦和虹口长大,在宝山念大学,单位在静安,家住闵行,周末在黄浦的思南读书会值班。
在他看来,自己犹如水泥森林中的人猿泰山,公交车是最熟悉的出行工具。
“我对上海的感受错综复杂又很简单,错综复杂就是你站在池塘边,水中有月亮,水中不只有月亮。简单就是,我泡在浴缸里,浴缸里也有月亮。但其实真正的月亮悬在天上,我们谁也够不到。”
或许,正是对城市生活的复杂情感,构建了他曾经青春文学世界的底色。
文学偶像的养成与坠落
翻过文学与出版行业盛极而衰的临界点,青春文学走完了短暂的旅程,那些被捧起又跌落的文学偶像,能够打破身上厚重的标签吗?
最近12年,王若虚一直在做实验,撕掉标签,重建“文字帝国”。
实验从2010年开始——王若虚先给自己挖了个小坑,在《萌芽》发表了“文字帝国”系列第一个短篇《微生》,第二年又发了《疯女王》,然后雄心壮志准备写“文字帝国”长篇。
“一写就跑偏了,10万字,不满意,发到微博上,作为废稿娱乐一下读者,不要当真。”
为什么跑偏?原因也简单:没想明白。
他当时动笔写长篇,概念先行,满脑子只有“文字帝国”这个概念,后续乏力。
这是磨剑第一年,王若虚26岁,刚踏入社会两年。
之后7年,他一直在搜集资料,提纲改了七八次,也动笔写过两稿——分别是在2015年和2016年,写了几章,还是觉得不对,便放弃了。
此间,他倒是写了系列周边的几个短篇,如《没有书的图书馆》《光环》《腰封无用》等。
但有一点,王若虚想明白了,那就是“文字帝国”系列第一部长篇《狂热》一定是写21世纪初80后写作者这批人的。
当年那些让我们狂热的写作者去哪了?他们都还好吗?他们过上了期望的生活吗?
“韩寒、郭敬明的确是重量级人物,但他们并不能代表那个时期那个群体,就像咖啡、红酒、日料丝毫不能代表上海人的饮食,而只是若干显眼的元素。上海人的饮食是什么呢?罗宋汤、炸猪排配泰康黄牌辣酱油、腌笃鲜、根本不辣的辣酱面、酒香草头、毛蟹年糕、被禁的毛蚶和熏癞蛤蟆……”
在王若虚看来,即便在80后文学狂热期,也并不是只有万人签售、版税惊人、豪奢消费、众人追捧。
2015年7月8日,北京。郭敬明和《小时代4》的主演出席首映礼。
更多时候,更多人,要面对外部和内部的考验和磨炼,独自立于旷野,经受风吹雨打。
为什么会想要构筑一个“文字帝国”?
王若虚说,那时候,没人用小说的方式来写这代写作者的登台、辉煌与落幕。
风云人物也好,被舞台灯光忽略的实力派也罢,甚至那些“一将功成万骨枯”的“万骨”(仅指投稿方面),都值得书写和纪念。
这方面的学术论文和新媒体公众号文章是不少,但小说没有。
于是,他就想:自己这代人不写,难道让90后、00后作者来写?
但这个话题涉及人物和素材太多,王若虚也没本事写在一本书里,就写成一个系列。
一些东西被他写在短篇里,一些东西被他写在《狂热》这本长篇里,写了十年,改了四个全新版本,于他而言也是一种修行、一种交代。
长篇有广阔性和整体性,是一个很用力的句号。
样书拿到手,一瞬间,王若虚觉得,作为80后写作者、那个时代的亲历者,自己在这块的历史使命算是完成了,至少是阶段性完成了。
“十二年磨一剑,自知能力有限,不能削铁如泥,但希望读者看完这部小说之后能明白,当一个写作者是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长期坚持当一个写作者则是最不容易的事情之一。”
靠写作改变命运的人
其实,王若虚写“文字帝国”系列和新书《狂热》的初心,就不是奔着畅销书去的。
“而且,相对严肃的文学写作,对时事应该具有时间上的滞后性,旋涡平息后,风平浪静,观察沉渣,才能看得透彻。”
比如,小说中的“成束之争”,即2006年韩寒、白烨在博客上的论战,双方各执一词,十分热闹。
很多年轻人可能更偏向于韩寒。
如果当时就去写《狂热》,王若虚觉得这样就不会有书中“乌鸦嘴”秦襄那番理性的拆解,而只剩韩寒的意气风发。
但16年过去,再读白烨的文章,撇开颇具争议的作品点评,很多东西在今天都已变成现实,譬如,而今人们看到的各大期刊推出的“90后特辑”。
王若虚认为,表现自己所处的时代以及完成这代写作者的诫命更重要。
《尾巴》这部作品曾经引用过卡尔维诺的“每个青年作家的诫命是表现他们自己的时代”,事实上,这句话并不是王若虚自己加上的,而是出自当时的图书编辑之手。
在当时的环境之下,王若虚觉得这倒符合《尾巴》的内容气质。
“当然,现在时代和技术变化了,很多青年作家未必非要表现自己所处的时代,这也是我们能够看到各种类型文学作品的原因吧。”
王若虚说,自己算不得80后写作者的代表,而是有幸身处那样一个时期,获得了一种无法替代和再现的生活经验而已。
他认为80后写作者是“最后一代靠写作改变命运的人”,便把它当成了《狂热》的核心句写了出来。
2000年前后,是大多数80后最黄金的青春岁月。
那时,没有手机网游,没有短视频,无论哪一种写作模式,都站在“风口”之上。
韩寒、郭敬明是最成功的80后写作者,他们的经历告诉每个怀揣写作梦想的青少年——“你写,你也可以”。
而且,很多人确实靠着写作达成了改变人生轨迹和命运的目的,实现了阶层跨越。
“每个时代都有通过写作改变命运的个体,但这么一大批人,读者和作者都很狂热,历史上是不多的,上一次还是上世纪80年代文学井喷期。”王若虚感慨道。
王若虚肯定也算是当年被写作改变命运的80后,他将这一代写作者的过往以更沉静、更悠长的方式书写了下来,倒也不是为了怀念而怀念,完成内心的诫命后,王若虚继续向前走,严肃文学、现实题材以及古典历史题材,都在他的笔下不断书写着。
《萌芽》杂志的副社长吕正曾经如此评价过王若虚:“荷尔蒙壮胆,文学也有过不可思议的热度。退烧时大部分人都找好了退场理由,挤身而出。王若虚是属于留下的那一小部分人。”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18 时代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