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再掀“停工潮”!发生了什么?

2023-06-09 09:27:17 期货日报

长达几个月的停车检修在化工行业并不是新鲜事。5月以来,多家化工上市公司发布检修停车公告,化工行业再掀“停工潮”。其中,江苏索普化工、万华化学、凯美特气、淄博齐翔腾达化工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宣布停车检修或降负荷开工。事实上,今年年初起,化工行业就陆续开始有公告停车检修,这与往年上半年检修淡季的情况截然相反。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夏季,化工行业中,PP、PE、ABS、PTA等相关企业均有相应的检修计划。

江苏索普化工:醋酸、醋酸乙酯及其配套装置于5月26日起停车检修,预计检修时间为32天。


(相关资料图)

万华化学:烟台工业园PP(30万吨/年)、乙烯(100万吨/年)、PO/SM(30/65万吨/年)等装置于5月8日开始陆续停产检修,预计检修45天左右。

化工多品种开工率远低于往年

在浙商期货分析师朱立航看来,当前,化工行业“停工潮”的到来主要是两部分原因。“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化工品而言,上半年的旺季在金三银四,旺季过去以后,二季度本身就是季节性的淡季,传统的检修时期;另一方面,近几年化工又掀起了投产的热潮,大部分化工品的产能增速较大,但下游又面临复苏不及预期的情况。”朱立航表示,为了保价,今年化工企业检修明显较往年正常时候要多一些,尤其是一些中小装置面临长期利润亏损,化工各品种的开工均处在较低的位置。

记者观察到,今年化工多市场开工率远低于往年。从已上市品种5月来的开工表现来看,PP5月的开工开工率81.29%,处于历史同期低位;PTA5月开工月均不到75%,处历史同期底部;其余大部分化工品也都大同小异,开工均在偏低位置,从后续的检修计划来看,低开工的情况或将延续。

“今年化工多市场开工率远低于往年主要原因在于产能增速较高与需求消费下滑的矛盾。”华安期货分析师安然表示,安迅思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六大基础有机化学原料均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我国化工产能过剩现象更加明显,乙烯裂解利润居全球末位。

对此,朱立航也表示,随着上游炼厂近几年大规模投产,尤其是一体化装置的投产,很多化工品的格局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供应端区域产能过剩。与此同时,尽管目前需求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好转,但海内外宏观情绪不佳,需求复苏力度有限,下游得不到支撑,使得今年大部分化工品开工和往年相比,基本都在历史同期的底部。

以PP为例,2022年至今投产超过600万吨,总产能增长超20%,而需求端从数据上看,下游开工基本都在历史同期最低水平。此外,出口订单放缓和内需表现偏弱影响较大,供应投产大需求疲软,上游企业不得不降负以保价。“部分企业在当下的供需错配的环境里难以接受长期的低利润亏损情况,以致被迫停车。”朱立航称。

事实上,每年夏季都是化工主要检修的时间,今年也不例外。

据申万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陆甲明介绍,今年上半年新增供给较多,供需存在再平衡的必要,检修成为市场的收缩供给的有效方式。为应对供需的弱平衡,实际上今年较多行业都开始了提前检修。其中,合成树脂,PE、PP、PVC普遍检修较早、较多。

以PVC为例,截至上周末,PVC整体开工率72.71%,环比下降1.7%。电石法开工率71.54%,环比下降0.8%。乙烯法开工率76.49%,环比下降4.83%,开工率较今年的高点均有明显的下降。

“检修方面,目前6月有检修计划的装置有8套,涉及的产能有262万吨。7月存在检修预期的装置有4套,多在西北地区,涉及产能136万吨。”陆甲明表示,从检修损失的量来看,4月PVC,检修损失产量在25.35万吨,5月检修损失27.19万吨,同环比均有明显增加。

聚烯烃市场中,从整体检修产量损失月度对比来看,今年均是在3月就早早开始了检修。

对此,国投安信期货化工高级分析师牛卉也表示,聚烯烃品种一般春季检修较多,俗称“春检”,但今年依然受到成本端和需求端双向挤压,在亏损的情况下今年检修较多,居高不下。

陆甲明介绍说,国内聚乙烯5月实际检修损失约36.62万吨,预计6月仍有多家工厂近20条产线存在长短期的检修计划,预计检修产量损失约37万吨。5月国内聚丙烯检修损50.9万吨,预计6月检修损失产量环比仍处于高水平。

“聚丙烯今年检修损失量同比明显偏高,但今年扩产也较多,6月份尚有巨正源和安庆石化的投产计划,尽管检修居高不下仍难缓解供应端压力。”牛卉称。

供需错配下企业被迫“停产保价”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前化工企业面临着产量持续增长与需求持续回落的压力。

“一方面,近5年我国炼化产能不断提高,目前原油一次性加工能力达9.1亿吨/年,居全球第一。同时,新建炼厂均配套化工装置,客观上造成我国基础化学原料产能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年内全球经济增长回落明显,海外订单持续下滑,房地产行业景气度回落,化工品消费大幅回落,造成供需矛盾激化。”安然说。

在牛卉看来,目前,上游化工企业主要面临供需增速不匹配带来的问题,这导致成本无法向下游顺畅传导,从而导致去库不畅,盈利陷入困境的现状。下游制品企业则面临原料价格持续下滑带来的原料库存贬值,原料采购意愿不高的情况,另外,需求疲软、新增订单不足带来的加工费下滑,成品库存消化较慢的问题。

“化工企业竞相选择‘停产保价’是当下供需错配环境下被迫的选择。”朱立航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化工企业压力一方面来自于需求的疲软,另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产能过剩格局。

“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大部分化工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继续承受较大的市场压力。产能格局的改善非一朝一夕之事,需求想要超预期支撑整个产业链也绝非短时间内可以看到的事情,企业或仍将面对当下的困境。”在他看来,“停工潮”只能暂时缓解供应压力,不至于让价格崩塌,但中长期的格局仍然不太乐观,化工企业想要走出困境仍需要时间。

“供给压力明显的品种(如PP 、PVC)今年行业内多以提前检修的方式来调整应对,现货价格上也出现了明显下跌。”陆甲明表示,价格下跌之后,部分新装置的投产也出现了延迟。但供需的修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信心等因素的共同配合。

在安然看来,当前化工品估值不高,众多化工品利润处于小亏损状态,但考虑到工业品多是连续化生产,供给压力是常态化的。“在上游产能大量投放后,单个装置的开工率持续下降,而整体供应水平仍处于偏高水平。”安然也认为,后期化工市场竞争依旧持续加剧,压力较难缓解。

不过,下半年有传统的金九银十、双十一、双十二消费季。“随着下半年季节性消费需求的好转,利润应该会有一定程度的修复,企业的经营压力也会随之有所缓解。”牛卉说。

标签:

相关文章
最新发布
精彩图文
精彩推送

Copyright @  2015-2018 时代it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联系邮箱: 514 676 113@qq.com